种下麦种的第三天,她进空间一看,差点惊掉下巴。
原本光秃秃的地里,竟长出了半人高的麦子,穗子沉甸甸的,金黄饱满,一看就是熟透了的样子。
“这……这也太快了吧?”
她喃喃自语,前世种麦子,从下种到收割,怎么也得西五个月,这才三天啊!
她试着割了一穗,搓出麦粒,饱满光滑,比她见过的任何麦子都好。
空间时间流速为外界10倍,土地肥力特殊,适合作物生长。
脑海里的声音再次响起。
沈青禾这才明白,感情这空间不仅能种粮,还能加速生长!
她顾不上高兴,赶紧找镰刀收割。
好在麦子不多,也就两分地,她割了一个多时辰,总算割完了。
脱粒、扬场,最后装了满满两麻袋,足有三十斤。
看着金黄的麦粒,沈青禾的心踏实多了。
有了这些粮食,至少这个冬天,家人不会挨饿了。
她不敢一次拿太多出去,每天只往家带两斤,说是“在后山找到的”。
刘氏虽然疑惑,但看着孩子们能吃饱饭,也就没多问,只说“是祖宗保佑”。
有了粮食,沈青禾开始琢磨着改善伙食。
她用灵泉水和面,做了最简单的疙瘩汤,给爹和弟弟补身子。
面疙瘩滑嫩,汤里撒点葱花,香气飘得老远,引得隔壁的王大娘都上门来问:“青禾丫头,你家做啥好吃的呢?
这么香?”
沈青禾笑着给她盛了一碗:“大娘,就是点面疙瘩汤,您尝尝。”
王大娘喝了一口,眼睛一亮:“这汤咋这么鲜?
比我家过年时的肉汤还好喝!”
沈青禾心里清楚,是灵泉水的功劳。
这泉水不仅能让庄稼长得快,煮出来的东西也格外香。
她灵机一动,家里还有点红薯干(去年存的,快放坏了),不如做成红薯淀粉,既能存着,又能换点东西。
说干就干。
她把红薯干泡在灵泉水里,泡软后磨成浆,过滤、沉淀,最后得到了雪白的淀粉。
用这淀粉做了凉粉,拌上蒜泥和醋,爽滑劲道,酸辣开胃,青风一口气吃了两大碗。
“姐,这凉粉太好吃了!”
青风舔着嘴唇说,“要是能拿去镇上卖,肯定有人买。”
沈青禾心里一动。
对啊,她可以做吃食去卖啊。
荒年里,大家都吃不饱,要是能做出好吃又顶饿的东西,肯定能换钱换粮。
有了钱,就能买更多的种子、布料、药材,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她看着窗外的风雪,眼神越来越亮。
这个荒年,或许不只是熬过去那么简单。
她有空间,有灵泉,有一双能做出美食的手,或许……她能让日子过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镇上的集市逢单日开,离村子有十里地,路不好走,全是土路,下雪后更难行。
沈青禾揣着两斤红薯干(空间里种的红薯晒的,甜得很),天不亮就跟娘告了假,说是去镇上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换点盐。
家里的盐罐子早就空了,炒菜只能放点野菜灰,又苦又涩。
人不吃盐不行,爹的腿伤好得慢,跟缺盐也有关系。
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雪地里,冷风刮在脸上像刀割。
但一想到能换到盐,她就浑身是劲。
集市上人不多,大多是附近村里的人,脸上都带着菜色。
有人摆着摊,卖的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破布、旧农具、挖来的野菜……沈青禾找了个角落,把红薯干摆出来。
金黄色的红薯干,油亮亮的,透着甜香,在一堆灰扑扑的东西里格外显眼。
“这是啥?”
一个穿着棉袄的大婶走过来,好奇地问。
“红薯干,自家晒的,甜得很。”
沈青禾拿起一块递过去,“婶子尝尝?”
大婶犹豫了一下,接过去咬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哎哟,这红薯干咋这么甜?
还不噎人!”
“用新收的红薯晒的,还加了点糖。”
沈青禾半真半假地说。
其实是空间里的红薯本身就甜,又用灵泉水洗过,晒出来自然好吃。
“多少钱一斤?”
大婶问。
“不要钱,想换点盐。”
沈青禾说,“要是没有盐,换点粗粮也行。”
大婶想了想,从布包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我这儿有半斤盐,换你这两斤红薯干,行不?”
沈青禾眼睛一亮,半斤盐够家里吃一阵子了!
“行!
太行了!”
她赶紧把红薯干递给大婶,接过盐包,紧紧揣在怀里,生怕掉了。
刚换完盐,又有几个人被红薯干的香味吸引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问。
沈青禾索性说:“今天没带多少,明天我再送点来,想要的可以来这儿找我。”
她怕引人注目,赶紧收摊往家走。
路上,她路过一家杂货铺,看见门口摆着些种子,有玉米种、白菜种,还有几棵光秃秃的果苗。
“老板,这种子咋卖?”
她停下脚步问。
老板是个干瘦的老头,瞥了她一眼:“玉米种二十文一斤,白菜种十文一包,果苗……这年月谁还种果苗?
你要的话,五十文一棵。”
沈青禾摸了摸口袋,空空如也。
她今天只换了盐,没换到钱。
“老板,我能用红薯干换吗?”
她问。
老头皱了皱眉:“红薯干?
不值钱。”
“我这红薯干不一样,可甜了。”
沈青禾赶紧说,“您尝尝?”
她从怀里摸出一小块(路上忍不住吃了点),递给老头。
老头半信半疑地吃了,眼睛一亮:“嘿,还真挺甜!
行吧,两斤红薯干换一斤玉米种,一包白菜种换一斤,果苗……五斤换一棵。”
沈青禾算了算,空间里的红薯长得快,晒红薯干也容易,划算!
“那我明天来换!”
她说。
回家的路上,沈青禾脚步轻快。
她不仅换到了盐,还找到了换种子的地方。
等她把玉米、白菜种种到空间里,以后就有更多的粮食和蔬菜了。
她仿佛能看到,不久的将来,家里的粮仓堆满了粮食,院子里种满了蔬菜,爹娘和弟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用挨饿受冻。
风雪还在下,但沈青禾的心里,却暖烘烘的。
这个荒年,她有信心,能带着家人,熬过去,并且活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