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深站在复健中心的落地镜前,左手食指划过玻璃表面的康达效应曲线。

水滴在特殊涂层的引导下蜿蜒成斐波那契螺旋,这个他曾在《应用物理快报》上发表过的小发现,此刻正在模拟右手神经损伤后的代偿性运动轨迹。

"肌电信号采集器显示你的尺神经传导速度只有32m/s。

"物理治疗师调出全息投影的神经图谱,"不过你设计的这套量子隧穿复健系统,让运动恢复效率提升了47%。

"镜面突然映出窗外实验楼顶的环形天线阵列,那些原本用来接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银色抛物面,此刻正在暴雨中震颤如垂死的白鸽。

林深残缺的右手无名指突然抽搐,在玻璃上划出一道尖锐的折线——三个月前那个雨夜,超导薄膜在分子束外延设备中爆裂的轨迹也是如此决绝。

记忆在量子涨落中重构:戴着石墨烯防护手套的右手正在调节磁控溅射参数,余光瞥见陈教授将某种金属粉末倒入液氮存储罐。

那些泛着诡异虹彩的晶体,在零下196℃的低温里绽放出克莱因瓶形态的冰花。

"小心!

"助手的尖叫被氮气汽化的嘶鸣吞噬。

此刻复健室的空气突然泛起蓝白色的冷凝云,林深看着镜中自己扭曲的倒影,终于明白那并非事故——当陈教授将钇钡铜氧材料中的钡同位素替换为锶-90时,就注定了超导薄膜会在临界温度发生β相变。

那些教科书上被刻意隐去的晶格畸变公式,此刻正在他受损的神经突触间重新排列组合。

治疗仪突然发出蜂鸣,林深左手迅速关闭了正在生成洛伦兹力线模型的量子计算机。

全息投影消散的瞬间,他注意到监控屏幕上闪过17秒的雪花噪点——与事故当晚实验室的监控缺失完全吻合。

雨滴在玻璃幕墙外凝结成十二面体冰晶,林深用牙齿扯下右手压力袜,露出蜈蚣状疤痕交错的手掌。

当他将掌心贴在量子隧穿装置的电极上时,肌电信号在示波器上激发出诡异的双峰波形——这分明是钡-134同位素衰变时的特征能谱。

"你的远程实验数据包。

"护士递来密封的钛合金储存罐,罐体上凝结的霜花正在形成分形图案,"校方说事故现场的液氮罐已经按照危化品条例销毁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