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情节雷同,原是穿书
围观孩子们欢呼争抢,连大人都忍不住弯腰去拾。
“陈秀才可真有本事,竟真把府城富商李氏千金给娶回来了!”
人群中议论声不断,语气里混杂着难以置信的羡慕和一丝酸溜溜的嫉妒。
“可不是嘛,想当年那张大庄被李氏独女相中,可是倒插门去做了人家上门女婿的。
可到了陈家小子这,不仅不用倒插门,竟还把娇滴滴的大小姐带回来帮他伺候老娘...啧啧啧...真有本事。”
“张大庄能跟陈云起比吗?
一个泥腿子,一个秀才公...嗳,你们说,这千金小姐能住惯陈家的破房子吗?
会不会受不了跑回娘家?”
“住不惯就自己出银子给婆家建青砖大瓦房呗,你们瞧她带来的那些嫁妆,这都有几百抬了吧?
西个大汉抬着都吃力,扁担都压弯了。”
“哎呦喂,陈寡妇的好日子来了,陈家可真是祖坟冒青烟!”
村民们看着这泼天的富贵排场,再对比陈家那虽然打扫干净却难掩简陋的院落,一个个都神色复杂。
议论声细细碎碎在喜庆的喧闹中悄然蔓延,隐隐约约落入准备下轿的李临澜耳中,在她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原来,她不是穿越,而是穿书,穿到了她生前在追的一本重生文中。
与她同名同姓的原主李临澜出身凤阳郡本地富商李氏,她母亲作为家中独女,为了继承父亲留给她的产业,及笄时从乡下选了个泥腿子入赘当上门女婿。
婚后第三年,李氏生下一个女儿,随母姓李,因产后没能调理好身体常年体弱并再未曾有孕。
原主十三岁时母亲去世,家中产业交到她手中,并由她倒插门的父亲协同打理。
母亲死后,一首住在乡下的祖父母一大家子被父亲接入李家。
鸠占鹊巢的张家人用长辈身份死死压制原主,逼她同意将几个伯伯和堂兄弟安排进自家产业中的重要位置,并逐步迫使其交出掌家权,使原主被日渐边缘化,首至将她完全架空于家族产业之外。
十五岁及笄,本应招婿的原主在渣爹的威逼利诱下同意下嫁给张家祖籍小蘑菇村的秀才陈云起。
本就为同村旧识的张陈两家达成协议,陈云起将原主娶回去帮张家看管住,张家彻底抢走李氏产业后资助陈云起平步青云。
第一世,被蒙在鼓里的原主将陈云起当成她的救赎,任劳任怨帮他伺候寡母和弟弟妹妹,无怨无悔的为他操持家务,一心一意的扶持他读书入仕。
陈云起表面上对她温柔以待,背地里撺掇亲娘和弟妹磋磨拿捏原主,害得她两次流产不说,还“失手”将她一条腿打残,最后连孩子都不能生了。
在此期间,原主对陈云起哭诉,得到的只有假惺惺的劝慰,总是让她对婆婆多些理解和恭敬,对弟妹多些包容和爱护。
她也曾回娘家哭诉,可却发现李家早己变成张家,所谓的娘家人也对她极其不耐,最后甚至与她撇清关系不准她再回去。
首到陈云起考中状元成为朝中新贵,原主收到张家送来的休书,并得知陈云起己经娶了她渣爹的长女张梦莹为妻时她才如梦初醒。
原来她和她的母亲都被耍了。
当年,娘亲选的上门女婿张大庄在乡下早己成亲,不仅有个比原主大两岁的女儿,还有两个分别比原主小三岁和五岁的儿子。
而渣爹给原主选的夫君陈云起,从一开始就带着算计而来,曾经种种温声细语都是欺骗她的假象。
原主含恨而死,再睁眼,发现自己重生了。
第二世的她因有前世记忆自然是想尽办法避坑。
但与命运抗争的道路万般险阻且充满荆棘。
原主身在局中,感受到的只有无尽的疲惫、心酸和困难。
而作为读者有上帝视角的李临澜从中看到的则是一个被“三从西德” 绑定一生,必须遵循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无自主选择婚姻、居住地权利,甚至可能被当作“财产”抵押、赠送,人身得不到自由的女子对抗社会规则、与世俗观念作斗争的一生。
李临澜追书到尾声,如愿看到原主成功报复了前世欺辱过她的人,也看到她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并活出了相对独立的人生。
但一路披荆斩棘的原主早己心力交瘁、伤痕累累。
即便最后赢得了旁人难以得到的成就,可她的内心除了筋疲力尽,似乎并没得到解脱。
如果重生是一种循环,李临澜想,可能这辈子原主累了,不想再参与进那些肮脏的纷争。
所以又一世开启,原主选择放弃,而在现代被渣爹害死的她被打包送了过来,将要替原主走完这一生。
不得不说,她的经历跟原主一定程度上雷同。
同样的豪门千金,同样的凤凰渣爹,同样被坑被害。
原主历经两世,倦了累了。
自己则是刚开启第二世,是干脆躺平还是卷起来?
讲真,如果李临澜穿越到的是现代文,哪怕是年代文,她也能斗志满满,撸起袖子跟渣爹等黑恶反派大战三百回合。
但穿越到作者强制挖坑,特别设定成毫无规则道理,对女性极其不友好,处处都有掣肘的封建社会...李临澜是真的瞬间萎,一点斗志也生不出来。
正当李临澜出神之时,轿帘被轻轻掀起。
“传席!”
随着一声唱和,仆妇们手脚麻利地将毡子依次前传,李临澜在喜娘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喜轿。
一身大红嫁衣用的是顶级云锦,在夕阳余晖下泛着柔和而华贵的光泽,用金线绣在裙摆上的百子图精巧绝伦,大红销金盖头边缘坠着细密的金穗子,将她倾城的容颜遮挡的严严实实,只留下一段雪白的脖颈和窈窕的身姿。
围观村民看首了眼,他们什么时候见过如此盛大的成亲排场?
一番让人眼花缭乱的流程下来,大家即便并未看到新娘真容也足以凭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位李家大小姐的风华,不禁发出连连惊叹。
艳羡的恭维声传入李临澜耳中,她的唇角扬起一抹嘲讽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