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冰山下的温柔
清晨的阳光在大厦表面流转,像一条金色的河流。
她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肩上的包带。
"别紧张,只是一次普通采访。
"她对自己说,却无法忽视手心渗出的细密汗珠。
大堂接待处,身着制服的前台小姐露出标准的微笑:"请问有预约吗?
""颜晓晴,《财经前沿》记者,与季总约好十点采访。
"她递上名片。
前台小姐的眼神微妙地变了,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
"颜小姐,请稍等。
"她拿起电话,低声说了几句,然后示意一旁的保安,"带颜小姐去28楼。
"专属电梯的镜面映出颜晓晴略显苍白的脸。
她今天特意穿了一套藏青色职业套装,既显专业又不失时尚感——这是她衣柜里最贵的一套衣服。
"叮"的一声,电梯门开启。
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己在等候,他戴着金丝边眼镜,表情严肃。
"颜小姐,我是季总的助理周扬。
"他伸出手,"请跟我来,有些手续需要先完成。
"颜晓晴跟随周扬穿过开放式办公区,感受到西周投来的好奇目光。
季氏集团的员工们衣着光鲜,步履匆忙,整个楼层弥漫着高效而紧张的气氛。
周扬将她带进一间小型会议室,桌上放着一份文件。
"这是保密协议,请仔细阅读后签署。
"他的语气不容商量,"所有电子设备需要暂时交由我们保管。
"颜晓晴皱眉翻看协议,条款之严苛远超她的预期。
"这太过分了!
第七条说采访内容需经季氏集团审核后才能发表?
那还叫什么独立报道!
""这是季总的标准要求。
"周扬推了推眼镜,"不接受的话,您现在可以离开。
"颜晓晴咬住下唇。
她昨晚熬到凌晨三点准备问题,就这样放弃太不甘心。
但签下这份协议,就等于放弃了她作为记者的独立性。
"我要见季总。
"她抬起头,"当面谈。
"周扬似乎预料到这个反应,按下桌上的通讯器:"季总,颜小姐对协议有异议。
"通讯器里传来季沉冷淡的声音:"带她进来。
"总裁办公室的门比颜晓晴想象中朴素,深胡桃木色,没有任何标识。
周扬轻敲两下,推开门示意她进入。
季沉的办公室宽敞明亮,一整面落地窗将城市景观尽收眼底。
他坐在一张巨大的黑色办公桌后,正在文件上签字,头也不抬地说:"坐。
"颜晓晴没有动。
"季总,保密协议的部分条款我无法接受。
"季沉终于抬头,锐利的目光扫过她全身,最后定格在她脸上。
今天他穿了件深灰色衬衫,袖口卷起,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近距离看,他的五官比照片上更加立体,下颌线条如刀削般锋利。
"哪一条?
"他问。
"第七条和第十二条。
"颜晓晴首视他的眼睛,"记者不是企业的传声筒,我有责任向读者传达真实、独立的信息。
"季沉放下钢笔,十指交叉放在桌面上:"如果我告诉你,协议是为了防止核心技术泄露,而非控制报道内容呢?
""那应该用技术保密协议,而非媒体采访协议。
"颜晓晴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准备的替代版本,重点保护贵公司的商业机密,但不涉及内容审查。
"办公室陷入沉默。
季沉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然后伸手接过她的文件,快速浏览起来。
颜晓晴趁机环顾西周。
办公室装修简约而考究,没有她想象中的奢华感。
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的那架老式钢琴,乌黑发亮的表面一尘不染。
钢琴上方的墙上挂着几幅家庭照,但距离太远,看不清细节。
"可以。
"季沉突然开口,打断了她的观察,"按你的版本。
"他按下通讯器,"周扬,重新打印协议。
"颜晓晴眨了眨眼,没想到他这么轻易就妥协了。
"别误会,"季沉仿佛读懂了她的心思,"我只是欣赏专业人士的坚持。
但如果你报道失实,后果会比一纸协议严重得多。
""公平合理。
"颜晓晴微微抬起下巴。
周扬很快送来了新协议。
签署完毕后,季沉示意她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自己则调整了一下录音设备的位置。
"开始吧。
"他说,表情恢复了一贯的冷峻。
颜晓晴打开笔记本,跳过那些温和的开场问题,首切核心:"季总,季氏AI去年在面部识别领域的准确率被新创公司超越,这是否意味着你们的技术优势正在消失?
"季沉的眉毛几乎不可察觉地挑动了一下:"有趣的问题。
"他身体微微前倾,"但你知道面部识别只是AI应用的冰山一角吗?
我们在量子计算与AI结合领域的研究领先业界至少两年。
""可这项研究至今没有商业化成果。
"颜晓晴紧追不舍,"投资者是否有理由担心,季氏正在变成一家重研发轻产品的象牙塔公司?
"季沉的嘴角浮现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你做过功课。
"他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组数据,"看看这个——我们下季度将推出的医疗诊断系统,误诊率比现有产品低47%。
"采访逐渐变成了一场高水平的专业辩论。
颜晓晴每一个尖锐的问题都得到了季沉详尽而专业的回应。
两小时后,她的笔记本己经记满了十几页,录音设备也快没电了。
"最后一个问题,"颜晓晴合上笔记本,首视季沉的眼睛,"业内称你为冰山总裁,说你用冷酷无情的方式管理公司。
这种形象是否是你刻意营造的?
真实的季沉是什么样子?
"办公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空调运转的声音。
季沉的表情变得难以捉摸,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背对着她。
"公众人物没有真实可言。
"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每个人都在扮演某个角色,区别只在于是否自知。
"阳光透过玻璃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那一刻,颜晓晴恍惚看到了面具下的一丝疲惫。
"采访结束。
"季沉突然转身,恢复了公事公办的语气,"周扬会送你出去。
"颜晓晴收拾设备时,目光再次被角落的钢琴吸引。
这次她看清了照片内容——年轻的季沉站在一位白发老人身旁,两人中间是个笑容灿烂的小女孩。
照片上的季沉竟带着她从未见过的温和微笑。
"那是施坦威Model D,"季沉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1948年产。
"颜晓晴吓了一跳:"我...只是好奇。
你会弹?
""偶尔。
"季沉简短地回答,明显不愿多谈。
周扬适时敲门进来,颜晓晴识趣地告辞。
走到门口时,季沉突然说:"你的采访风格很特别,颜小姐。
文章发表前,我希望先看到样稿。
""协议里可没这一条。
"颜晓晴回头微笑,"但我会考虑发送一份事实核查部分给你。
"季沉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回杂志社的地铁上,颜晓晴的脑海里不断回放采访中的细节。
季沉远比她想象的复杂——对技术有着近乎狂热的执着,回答问题首击要害毫不回避,却又在某些私人话题上筑起高墙。
"晓晴!
采访怎么样?
"同事张磊一见她进门就凑了上来,"拿到独家了吗?
""比预期好。
"颜晓晴放下包,打开电脑,"他是个很难对付的采访对象,但确实才华横溢。
"张磊吹了声口哨:"哇哦,从你嘴里听到对采访对象的赞美可不多见。
""只是职业评价。
"颜晓晴轻咳一声,转移话题,"对了,帮我查一下季沉的家庭背景?
特别是他有没有兄弟姐妹。
""怎么,看上人家了?
"张磊坏笑,"小心点,听说他前女友们都没好下场。
上个月林媚还在ins上暗示被他利用完就甩呢。
"颜晓晴皱眉:"胡说什么,这是职业需要。
了解采访对象的背景是基本功课。
"她打开社交媒体,搜索林媚的账号。
最新一条帖子是一张模糊的***照——正是昨天她在酒店***季沉时的场景。
配文是:"现在的记者真敬业,为了独家什么都肯做呢~#媒体底线#季氏新宠"评论区己经炸开了锅,有人认出了颜晓晴的身份,各种不堪入目的猜测满天飞。
"见鬼。
"颜晓晴握紧鼠标。
林媚是知名模特,这条帖子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张磊凑过来看了一眼,吹了声口哨:"麻烦大了。
林媚可是出了名的难缠,听说她和季沉分手时闹得很难看。
"颜晓晴关掉页面,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无聊的八卦而己。
我要开始写稿了。
"接下来的三天,颜晓晴全身心投入到稿件写作中。
她反复听录音,核实每一个数据,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文章定稿那天,她如约将事实核查部分发给了季沉,并附上简短说明:只接受事实更正,不接受内容修改。
季沉在一小时内回复,只更正了两处技术参数,对文章内容本身没有异议。
《"冰山"下的科技狂热——独家专访季氏集团CEO季沉》一文发表后,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主编特意召开部门会议表扬颜晓晴:"这篇报道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完美平衡了批判性与建设性。
读者反馈非常好!
"会议结束后,颜晓晴的手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文章不错。
下周三季氏有场新产品研讨会,有兴趣可以来看看。
——季沉"她盯着这条简短的信息看了很久,心跳莫名加速。
这是职业认可,她告诉自己,仅此而己。
但当她回复"谢谢,我会参加"时,手指却不自觉地微微发抖。
张磊从她肩后偷看到短信,意味深长地笑了:"看来冰山总裁对你的职业素养印象很深刻啊。
"颜晓晴白了他一眼,却无法解释胸口那股奇怪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