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傍晚,夕阳将城市染成一片橘红。赵明宇疲惫地合上设计图,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作为国内知名的空间设计师,他刚刚完成了一项颇受争议的博物馆改造项目,正享受着难得的闲暇。
手机屏幕亮起,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赵先生,久闻您对奇特建筑颇有研究。鄙人有一处私宅,藏有明代骨瓷珍品,盼能请您鉴赏。明晚七点,静候光临。地址:西郊梧桐路13号。周先生。"
赵明宇皱眉思索。他确实对古董瓷器有所涉猎,但从未听说过这位"周先生"。地址显示在城郊,有些偏僻,而"骨瓷珍品"这几个字倒是引起了他的兴趣。明代骨瓷极为罕见,全球仅存不足百件,每一件都是国宝级的文物。
"可能是某个新晋收藏家。"赵明宇自言自语,回复道:"感谢邀请,明晚准时赴约。"
放下手机,他望向窗外渐暗的天空,一种莫名的预感掠过心头。
第二天傍晚,赵明宇驱车前往西郊。梧桐路13号隐藏在一片老式别墅群中,周围树木葱郁,即使是傍晚也显得有些阴森。别墅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建筑,红砖外墙爬满常春藤,门前两盏复古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芒。
门前没有门牌,只有一块雕刻精美的木牌,上书"栖梧居"三个字。赵明宇按响门铃,清脆的铃声在暮色中回荡。
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黑色西装、面容消瘦的中年男子出现在门口。"赵先生,您来了。请进。"
"您是...周先生?"赵明宇试探性地问道。
"在下姓周,您可以叫我周先生。"男子侧身示意赵明宇入内,"旅途劳顿,请先喝杯茶休息片刻。"
赵明宇跟随周先生进入屋内。室内装潢典雅,中式家具与西式摆设巧妙融合,却透着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感。墙上挂着几幅抽象画,画中人物的眼睛似乎跟随参观者移动。
"请坐。"周先生指向一张红木茶几,上面已经摆好了一套精致的茶具,"尝尝我珍藏的白毫银针。"
赵明宇坐下,小心翼翼地端起茶杯。茶香清雅,入口甘醇,确实是他品尝过的顶级白茶。
"周先生,您所说的骨瓷珍品是?"赵明宇忍不住问道。
周先生微微一笑:"别急,赵先生。好东西值得等待。今晚是我的收藏品展览会,您是第一位客人。"
茶过三巡,周先生站起身:"请随我来。"
他领着赵明宇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一间宽敞的展厅。展厅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条形餐桌,铺着洁白的桌布,周围已经摆放好了十二把高背椅。餐桌上,十二套精美的骨瓷餐具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就是您的珍藏?"赵明宇惊讶地问,"可我听说明代骨瓷存世极少..."
周先生神秘地笑了:"赵先生误会了。这些并非真正的骨瓷,而是依照古代配方重新烧制的仿品。真正的明代骨瓷,早已不复存在。"
赵明宇正要询问详情,门铃突然响起。
"哦,第二位客人到了。"周先生说着,走向门口。
门外站着一位年轻女子,约莫三十岁上下,一身黑色晚礼服,气质高雅。"林小姐,您来了。"周先生微笑着开门。
"周先生,好久不见。"女子优雅地走进来,目光在展厅中扫视一圈,最后落在餐桌上,"又见面了,老朋友们。"
赵明宇疑惑地看着两人,不明白他们为何如此熟稔。
随后,陆陆续续有客人到来,一共十人。每个人都穿着考究,气质不凡,但彼此之间似乎并不熟悉。最后一位到达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拄着拐杖,由一名年轻女子搀扶。
当所有人到齐后,周先生拍了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各位贵宾,欢迎光临寒舍。今晚,我们有幸聚在一起,共同鉴赏一批珍贵的明代骨瓷仿制品。"周先生站在餐桌前,语气庄重,"这些仿品依照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骨瓷珍品一比一复制,工艺精湛,堪称完美。"
他轻轻掀开覆盖在餐桌上的一块红布,露出了十二套餐具的全貌。每套餐具包括碗、盘、杯、碟、勺各一件,通体乳白,釉面光滑,上面绘有精美的青花图案,栩栩如生。
客人们纷纷赞叹不已,但赵明宇却感到一丝不安。这些骨瓷虽然精美,但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直到他的目光落在其中一只碗上——碗底有一个极小的标记,像是一个简化的人形图案。
"各位,"周先生环视众人,"这些骨瓷有一个特别之处——它们会在特定的条件下,显现出使用者的内心世界。"
"什么意思?"一位年轻女士好奇地问。
周先生微微一笑:"意思是,在特定的月光照射下,这些骨瓷会映射出使用者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与秘密。"
客人们面面相觑,似乎既好奇又有些不安。
"这只是个传说。"老者拄着拐杖说道,声音沙哑,"我祖父曾说过,明代骨瓷有灵性,能与使用者心意相通。"
"张老先生,您家族世代收藏骨瓷,想必对此有研究。"周先生转向老者。
"略知一二。"老者点点头,"传说骨瓷取材于人骨煅烧,以高岭土重塑,经七七四十九天煅烧而成,能通人性,映人心。"
一阵沉默后,周先生拍手示意:"各位,请就座。今晚,我们就用这些珍贵的骨瓷,共进晚餐。"
餐桌上的烛台被点燃,十二支蜡烛同时亮起,映照着桌上的骨瓷餐具,散发出诡异的光芒。侍者端上精致的菜肴,但赵明宇却无心品尝。他注意到,每套餐具似乎都与特定的客人一一对应,仿佛是专门为每个人准备的。
当他坐下时,面前的骨瓷餐具正好是那只带有小人标记的碗。
晚餐进行到一半,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餐厅的灯光突然熄灭,只有蜡烛的光芒摇曳。《月光奏鸣曲》从某处悄然响起,悠扬而哀伤。
"怎么回事?"有人惊慌地问道。
周先生平静地站起身:"不必惊慌,这是预先设计的效果。月光即将进入餐厅,照在这些骨瓷上。"
透过落地窗,赵明宇看到一轮满月正缓缓升起,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
就在月光触及第一套餐具的瞬间,那只骨瓷碗突然泛起微弱的蓝光。紧接着,碗中盛放的汤羹表面浮现出一张扭曲的人脸!
"啊!"那位坐在碗前的女士惊叫一声,差点打翻碗。
众人惊恐地望向餐桌,只见每套餐具上都开始浮现出不同的景象:有的浮现出血腥的画面,有的显示出被遗忘的记忆片段,有的则是扭曲变形的人脸...
赵明宇惊恐地看着自己面前的碗。碗中的汤羹表面浮现出他从未见过的场景——一座古老的祠堂,祠堂中央是一排排的灵位,最中央的那个灵位上,赫然写着"赵氏"二字!
更令他毛骨悚然的是,灵位前摆放的,正是与桌上这只一模一样的骨瓷碗!
"这...这是什么?"赵明宇声音颤抖。
老者张伯拄着拐杖站起身,声音嘶哑:"我知道了...这些不是仿品,而是真正的明代骨瓷!"
"不可能!"周先生摇头,"真正的明代骨瓷早已毁于战火!"
张伯颤抖着指向那些骨瓷:"不,它们一直存在着...只是被遗忘了。这些骨瓷是用我们家族世代相传的秘方烧制的,每一件都承载着一个家族的秘密和罪孽。"
就在这时,餐厅的灯光突然恢复,但骨瓷上的影像并未消失。相反,它们变得更加清晰,仿佛要跳出碗碟,将在场所有人吞噬。
"各位,"周先生的声音变得诡异,"欢迎来到你们的'骨瓷宴'。今夜之后,你们将与这些骨瓷永远相连。"
赵明宇惊恐地看着四周,发现所有客人的脸上都失去了血色,眼神空洞。而更可怕的是,那些骨瓷上的影像开始在餐桌上蔓延,如同活物一般相互交织。
"我...我们必须离开这里!"赵明宇站起身,却发现自己的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
"太晚了..."周先生——或者说,此刻的他已不再是周先生——阴森地笑道,"你们已经成为了骨瓷的一部分。"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照亮了十二套餐具上的诡异影像。赵明宇惊恐地发现,每套餐具上的影像,都对应着一个家族的秘史和罪孽,而这些秘史和罪孽,似乎都与一个古老的仪式有关...
而在餐厅角落的阴影中,一个模糊的身影正注视着这一切,手中捧着一只与桌上完全相同的骨瓷碗,碗底的标记与赵明宇面前那只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