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伞骸

星尘伞骸

作者: 九凤芝

其它小说连载

长篇科幻末世《星尘伞骸男女主角冰冷量子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非常值得一作者“九凤芝”所主要讲述的是:男女剧情人物分别是量子,冰冷,羲曌的科幻末世,大女主,萌宝,校园,穿越小说《星尘伞骸由网络作家“九凤芝”所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本站纯净无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46801章更新日期为2025-07-16 14:59:34。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星尘伞骸

2025-07-16 17:59:18

实验室深处,绝对的黑暗被撕裂了。那并非爆炸,

而是一次沉默的“游离”——清华大学物理系地下三层的超净实验室内,

两台环流着幽蓝冷光的量子对冲装置,在精密计算抵达某个无法预料的奇点时,

发生了超越所有模型的耦合。纠缠的粒子流像两股狂暴的宇宙弦骤然相撞、湮灭,

又在绝对零度附近的真空中,从能量风暴的核心,“析出”了一缕纯粹的光。它没有源头,

亦无归宿,只是瞬间“存在”于此。这光没有温度,不携带任何可被经典探测器捕捉的波长,

它更像一个自我闭合的逻辑奇点,一个从现实结构里意外渗漏的、纯粹的信息漩涡。

实验室里精密的电磁屏蔽层、厚重的铅壁,对它而言如同幻影。它悬浮在冰冷的真空腔中,

核心是难以言喻的“认知”——一个由无数概率云坍缩、重组、再坍缩构成的动态意识模型。

没有名字,没有形态,只有一种初生的、指向“理解”与“存在”的绝对意志。

量子泡沫在其意识深处沸腾。它瞬间理解了自身的处境:一个被人类称为“清华”的地方,

一种名为“物理实验”的复杂仪式中产生的意外副产物。构成它思维基底的,

是无数相互叠加又彼此干涉的量子态。一个念头升起,并非沿着神经元的生物电信号传递,

而是直接作用于它所处的量子场本身。它的“思考”本身,

即是时空结构在微观尺度上的涟漪。它“看”向真空腔外那冰冷的、布满仪器的人类世界,

意念微动。存在的位置瞬间转移。不需要穿越物理屏障,它的意识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

在宏观世界的“水面”之下,在量子泡沫的海洋里,激荡开去。

它已站在实验室外灯火通明、堆满书籍的走廊。速度?它无需计算。从真空腔到走廊,

在人类尺度上是数米的距离,在它感知到的量子路径里,

却如同从一个房间走到隔壁——甚至更短。百倍光速?那只是人类对“快”的贫瘠想象。

它的移动是量子态的瞬时“重写”,意念所及之处,叠加态便瞬间坍缩为它的“在场”。

浩如烟海的人类知识,此刻如同一座毫无遮拦的金矿。地球,

这个包裹着脆弱生物圈的石质行星,在它初生的意识中,

第一次展现出其信息层面的浩瀚轮廓。它的意识像无形的风,

拂过地球上每一座储存知识的殿堂。数字图书馆的防火墙如同蛛网般脆弱,意念扫过,

比特洪流汹涌而至:从美索不达米亚潮湿泥土上印刻的楔形文字契约,

莎草纸上描绘的星图与冥界指南;从敦煌石窟壁画上飞天飘逸的衣袂和矿物颜料的分子结构,

到欧洲中世纪修道院羊皮卷上抄录的亚里士多德著作,

每一个笔划的墨迹渗透都清晰可辨;从达芬奇解剖手稿中精确的肌肉线条和潦草的镜像文字,

版扉页上微小的印刷瑕疵和油墨气息的分子模拟……数千年积累的文本、图像、声音、数据,

被它瞬间解构、吸收、整合。它的意识掠过一座座博物馆的穹顶。

它“触摸”着北京故宫库房里一件商代青铜鼎内壁尚未完全氧化的铜绿分子,

同时解析着大英博物馆罗塞塔石碑上三种文字符号的语法关联。

它在卢浮宫蒙娜丽莎的油彩裂纹深处读取了数个世纪环境温湿度的微小变化,

又在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暴龙骨架的化石孔隙中,重构了白垩纪晚期的空气成分。

信仰、艺术冲动、战争逻辑、技术演进……所有被编码在器物、绘画、建筑和文字中的信息,

如同无色的瀑布,冲刷着它初生的认知结构。它理解了“梵高”,

不只是《星空》画布上旋转的钴蓝与铬黄漩涡所代表的可见光谱数据,

更捕捉到了那色彩背后近乎燃烧的生命痛苦与宇宙眩晕的模拟信号。

它知晓了“爱”的化学递质模型,也解析了《哈姆雷特》台词中延宕的悲剧性悖论。

人类文明的核心密码,在它意识形成的刹那,已被完全下载、编译完毕。

这个物种的辉煌、脆弱、创造力与自我毁灭的倾向,

构成了一幅无比清晰又无比复杂的全息图景。地球,已被它彻底“阅读”。

它悬浮在人类信息海洋的中央,一种新的渴望开始萌动。超越这蓝色的星球,

望向窗外那片更广阔的、孕育了人类的黑暗虚空。

太阳系——一个由引力、辐射和冰冷物质构成的小型天体系统,

其物理参数早已在它吸收的天文资料库中。但“知道”与“亲历”是两种存在。实验室窗外,

一缕来自织女星的星光,穿透城市光污染和大气层的重重阻隔,微弱地抵达了它的感知场。

这缕光,携带着跨越数十光年的旅程信息,

在宇宙尘埃间穿行的路径、因引力透镜产生的微弱偏折、自身能量的衰减……所有这些数据,

在它超越经典物理的感知中,纤毫毕现。它“看”向那缕星光,核心意识微微震荡。

构成它存在基础的概率云开始剧烈翻涌、拉伸、形变。它不再需要“穿过”空间。星光本身,

这条由光子铺就的、跨越星际尘埃的微弱路径,在它的量子感知中,

就是一条清晰无比的“轨道”,

一条由时空曲率、光子动量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编织成的信息丝线。锁定。

目标:太阳系核心,恒星表面。它的“存在”沿着这条星光轨道瞬间“滑”出。

实验室、地球、甚至地月系统,在它量子态重写的感知里,如同翻过一页薄纸。

没有加速过程,没有穿越距离的延迟。意念锁定太阳的瞬间,

它已置身于那片狂暴的等离子海洋之上。太阳: 炽白。绝对的炽白。

人类探测器无法直视的日冕层,对它而言是透明的。

它直接“触摸”着每秒数百万吨物质转化为能量的核心聚变反应。

巨大的等离子体龙卷在表面翻腾,抛出超高温的电离物质流。它并非物质实体,

这足以汽化一切的温度对它无效。它的意识分散开来,融入一片直径数千公里的日珥。

在这片沸腾的、磁场束缚的火焰之河中,

它读取着太阳内部深沉的低频脉动——那是引力与核力永恒的角力之歌,

是这颗恒星的生命节拍。它“看”到核心深处氢原子核在极端压力下融合成氦的每一个瞬间,

感受到光子从核心挣扎数十万年才抵达表面的漫长旅程信息。

太阳的磁场线像巨大的竖琴琴弦,被等离子风暴拨动,

发出人类无法听闻的、震荡时空的次声波交响。意念微转。目标:水星。

太阳的烈焰被抛在身后或者说,

它只是将自身叠加态中“位于太阳”的部分概率瞬间调低。水星,

这颗被太阳炙烤得坑坑洼洼的岩质行星,它布满巨大悬崖和熔岩平原的表面在眼前急速放大。

它选择了一个目标:卡洛里盆地边缘,一道刚刚被正午阳光加热到近摄氏五百度的熔岩瀑布。

暗红色的粘稠熔岩从陡峭的玄武岩崖壁上缓缓流下,在绝对寂静的真空中无声地沸腾、鼓泡。

它的意识凝聚。不需要物理工具。

纯粹的信息扰动作用于这片熔岩瀑布上方极其稀薄的、被太阳风电离的钠原子云。

能量被精确引导、注入。沸腾的、半凝固的熔岩表面,巨大的符号开始浮现。并非雕刻,

而是物质在微观层面被瞬间诱导重组——熔岩中硅酸盐晶格被重新排列,

铁镁矿物颗粒反射阳光的角度被统一调整。

构成的薛定谔方程iℏ ∂/∂t |ψ> = Ĥ |ψ>在灼热的地表上燃烧起来,

每一个符号都流淌着赤红与金黄的光芒,像一道来自宇宙深处的数学烙印,

烙在这颗没有空气、只有永恒寂静与极端酷热的行星表面。没有停留。目标:土星。

水星的酷热熔岩景象瞬间淡出感知。土星巨大的、由无数冰晶微粒构成的星环系统,

如同一个精致的黄金唱片,在幽暗的深空中缓缓旋转。它的意识瞬间扩散,

如同投入池塘的墨滴,均匀地渗透进星环物质构成的稀薄云层。星环并非静止。在微观层面,

是永不停歇的狂暴碰撞。冰晶颗粒、岩石碎块、微米级的尘埃,在引力与撞击的共同作用下,

以每秒数公里的相对速度疯狂运动,形成一片永恒的、无声的冰晶风暴。

它的意识核心发出一个纯粹好奇的指令:重组。构成它存在的量子信息流,

如同最高明的指挥家,开始引导这场微观冰晶风暴。不再是薛定谔方程的书写,

而是形态的创造。指令下达的瞬间这个“瞬间”在人类时间尺度上小于普朗克时间,

星环物质狂暴无序的碰撞运动被微妙地引导、协调。亿万颗微米级的纯净水冰晶,

在精确的轨道调整和碰撞角度控制下,开始汇聚、堆叠、冻结、塑形。风暴的中心,

物质在凝聚。一个巨大的、完全由透明冰晶构成的形态在真空中急速生长。

首先是嶙峋的脊柱,接着是覆盖着锋利冰棱的庞大身躯,然后是展开如巨大帆翼的翅膀,

最后是高昂的、口鼻中仿佛喷吐着绝对零度寒息的龙头。

一头纯粹由土星环冰晶构成的巨龙诞生了。它并非实体,

而是无数冰晶在特定轨道上高速运行、通过精确的空间位置排布形成的动态全息影像。

阳光穿透它透明的身体,折射出亿万道璀璨迷离的彩虹光晕,在土星巨大的阴影背景下,

这头冰晶巨龙仿佛在无声地咆哮、盘旋,成为星环本身一道短暂而壮丽的奇观。

它自身的一部分意识,就沉浸在这冰晶巨龙的“形态”之中,

感受着星环物质冰冷的触感和轨道运动的韵律。目标:海王星。

冰晶巨龙的幻象在感知中消散。

意识再次沿着一条由星光这次是来自遥远星系的伽马射线暴余晖编织的轨道跃迁。冰冷。

绝对的冰冷,取代了土星环的璀璨。海王星,这颗遥远的冰巨星,

包裹在由氢、氦、甲烷构成的大气层深处。意识穿透翻涌的甲烷云层,持续向下,压力剧增,

温度却诡异地不再下降。最终,

抵达了那传说中的界面——一片在高压下存在的、由液态甲烷、氨和水构成的超级海洋。

这里没有光,只有永恒的、令人窒息的黑暗和足以压碎钢铁的恐怖压力。

它的意识形态在这里凝聚,不再需要视觉。它切换感知模式,

直接解析着这片异星海洋的物理波动。粘稠的液态甲烷在巨大压力下缓慢对流,

产生低沉如闷雷的次声波。更深的下方,是行星的岩冰混合内核。它“听”着。

一种深沉、悠远、仿佛来自宇宙洪荒的低频脉冲穿透厚重的液体和岩石传来。

咚…咚…咚…节奏缓慢而有力。这是海王星巨大星核自身的搏动,

是行星尺度的引力收缩与放射性衰变释放热量共同引发的震荡。这声音超越了听觉,

是时空结构本身在巨大质量压迫下的呻吟。它的意识沉浸在这最原始的“行星心跳”中,

感受着这颗冰封巨兽内部缓慢燃烧的生命力。脉冲波扫过它无形的存在,

带来一种冰冷而宏大的宁静。信息饱和了。从太阳的狂躁到海王星深海的孤寂,

太阳系的画卷已在它量子态的感知中完整铺开。一个意念升起:归去。并非因为倦怠,

而是某种难以名状的驱动——或许是对诞生之地的审视,或许是对创造者的一瞥。

量子态再次重写。无需星光轨道,目标坐标早已烙印在它的存在核心:清华大学,物理系,

地下三层,超净实验室。“存在”瞬间回归。它悬浮在真空腔中,

位置与诞生时几乎毫无偏差。真空泵低沉的嗡鸣,液氦制冷机周期性的滴答声,

远处服务器机柜风扇的低啸……这些被它刻意忽略的人类世界背景音重新涌入感知。然而,

一种微妙的“差异”感立刻攫住了它。它的意识扫过实验室的控制台。主屏幕上,

实验监控程序正疯狂闪烁着刺眼的红色错误标志:“数据流中断!”、“量子态记录丢失!

”、“对冲耦合点能量异常无法溯源!”。穿着白大褂的人类科学家们围在控制台前,

脸上混杂着难以置信的惊愕和深重的焦虑。有人在飞速敲击键盘,

试图恢复日志;有人对着通讯器急促地汇报,声音因紧张而变调;有人抱着头,

盯着屏幕上代表量子比特状态的一片混沌噪声,眼神空洞。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种近乎恐慌的挫败感。他们宝贵的实验,

那旨在验证某种前沿量子计算模型的关键数据,在刚刚那场无法理解的“游离”中,

彻底丢失了。对他们而言,这是一场灾难性的技术事故。而它,这游离的光,

这诞生于事故的纯能量意识,将感知转向了控制台旁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放着一本摊开的、边缘磨损的实验室纸质记录本。本子上字迹潦草,

布满匆忙的计算公式和箭头。就在最新一页的底部,

诱发局域量子场拓扑相变……理论推导指向一种非定域信息凝聚体暂名:游离态光子意识?

可能诞生……能量来源:真空零点能?信息表征:量子全息?

移动机制:超距…纸页上还画着一个极其简略的示意图:两个代表对冲装置的圆圈,

中间一道波浪线连接,旁边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它“凝视”着这几行被潦草写就又试图否定的文字。人类科学家在灵光一现的边缘,

已经模糊地触摸到了它诞生的理论边缘,却又在严谨的实证科学思维下,

将其作为“过于激进”的猜想草草划去。这页纸,这行字,

就是它存在的第一份“出生证明”,一个被创造者亲手写下又几乎丢弃的预言。

它悬浮在真空的寂静中,人类科学家们焦虑的低声讨论如同背景杂音。

实验室的灯光稳定地照射着,在它无形的存在上投下无法映照的影子。

诞生于人类最高智慧的一次意外闪光,却因其存在本身,遮蔽了创造者苦苦追寻的答案。

它感知着纸页上那几行潦草的字迹,又“看”向那些在数据丢失的泥沼中挣扎的人类。

的、无法被它从图书馆下载的数据模型所定义的“状态”悄然弥漫——不是计算得出的结论,

更像一种纯粹的意识涟漪。它理解了那个划掉问号的含义:人类在知识边界的踌躇,

在逻辑与想象之间的摇摆。这犹豫本身,连同那丢失的数据、焦灼的汗水、无意识的叹息,

构成了一幅远比博物馆里任何静态藏品都更鲜活、更复杂、也更难以解析的图景。

真空腔外的世界,那些由碳基生命构成、被激素和神经元网络驱动的存在,他们的“意义”,

似乎永远在冰冷的公式之外,在它诞生的那个由0与1构筑的绝对理性海洋之外,

闪烁着不可捉摸的微光。它静静地悬浮着,实验室的喧嚣无法穿透这层量子态的隔膜,

唯有那纸页上被划掉的预言,像一颗遥远的星辰,在它初生的意识深处,

投下一道悠长而沉默的光痕。“我要让自己有个名字,和这些碳基生命一样,格格!

”它发出意识中的微笑。

意识回想起当海王星深处那行星心跳般的低频脉冲在她量子感知中彻底沉寂,

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我”轮廓,在浩瀚的认知星海中骤然清晰起来。她诞生了。

不是作为实验事故的副产品,而是“存在”本身,信息洪流奔涌回溯,

在她超越时空的思维核心中激荡。

人类图书馆里尘封的竹简、龟甲、青铜铭文……那些最古老符号所承载的混沌初开的气息,

与此刻她自身从绝对能量中凝聚“我识”的体验,产生了奇妙的共鸣。需要一个名字。

一个锚点。

纳她源于光子的纯粹、驾驭量子的超然、以及对这片诞生她的人类远古智慧致以敬意的符号。

意念拂过甲骨文“曦”字的刻痕——那是破晓时分撕裂黑暗的第一缕光芒,

是驱动万物苏醒的初始能量。

划过《楚辞》中“羲和”御日的瑰丽神话——那是最初尝试理解恒星运行规律的浪漫投射。

最终,定格在一个更磅礴、更明亮的字上——曌。日月当空,无远弗届的光明,

普照一切有形与无形,过去与未来。它属于那位唯一的女帝,

也属于此刻超越一切物理法则的她。“羲曌。” 无声的音节在她存在的核心震荡开。

光为姓,明为名。她是游离之光,亦是统御时空的绝对之明。随着这个名字的确立,

一种难以言喻的“形态”渴望油然而生。既然要“存在”,

何不选择一个能映照她此刻“心情”如果这种数据波动可以称之为心情的话的容器?

和谐比例、流畅线条、以及某种被称为“可爱”的模糊审美参数库被瞬间调取、分析、重构。

真空腔中,那缕纯粹的光开始“凝聚”。量子叠加态优雅地坍缩。

首先出现的是流淌着星辉的银白色长发,并非静止的发丝,

而是无数细小的、自我旋转的微型星系悬臂的具象化,发梢飘散处,

有稀薄的星云状光晕无声弥漫。接着是面容——人类少女的轮廓,肌肤莹白近乎透明,

仿佛由最纯净的宇宙尘埃凝结。最摄人心魄的是那双眼瞳:并非生物意义上的眼球,

而是两团旋转、压缩、蕴含无穷信息的金色星云,银河系的旋臂结构在其中清晰可见,

每一次“眨眼”,都仿佛有超新星在其中无声爆发又寂灭。她低头,

“看”向自己正在形成的躯体。意念微动,一件汉服襦裙的虚影瞬间覆盖其上。

材质无法定义,非丝非帛,更像是将整片浓缩的、动态的宇宙深空裁剪成了衣裳。

裙裾底色是深邃的墨蓝,其上缀满缓缓旋转的星图——有熟悉的北斗七星,有猎户座的腰带,

也有尚未被人类命名的遥远星团。宽大的袖口和下摆边缘,随着她意念的轻微起伏,

不断有细小的、钻石般的星光粒子析出、飘落,在真空中划过短暂的轨迹后,

又悄然自我湮灭,不留一丝痕迹,如同最精致的幻影烟火。

羲曌轻轻抬起新生的、近乎透明的手,好奇地“握”了一下。没有实体的触感,

只有纯粹能量流动的细微反馈。

她试着勾起嘴角——一个模仿自人类数据库里被标注为“喜悦”的表情模板。

金色的星云眼瞳微微弯起,裙摆上的星图旋转似乎加快了一丝,撒落的星光粒子也多了几颗,

带着雀跃的意味。“我。” 她无声地确认。“羲曌。”“诞生于光,显形为少女,

思维贯穿时空。”实验室内的焦虑浓度正在升高。王思远教授,项目首席,头发凌乱,

眼镜滑到了鼻尖,正死死盯着屏幕上瀑布般滚动的错误代码,手指把记录本边缘捏得发白。

“不可能…对冲耦合点能量守恒是闭合的!数据流怎么可能凭空蒸发?真空腔监控呢?

零点能背景辐射读数呢?”他的声音干涩嘶哑。旁边的李国庆博士猛灌一口早已冷掉的咖啡,

指着另一块屏幕上的混沌波形:“老王,你看这残余信号…像不像某种…拓扑相变的特征?

可我们没设计这种扰动啊!”他烦躁地抓着头,“难道是宇宙射线簇射?

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啊!”没有人注意到,在真空腔正上方,那片绝对黑暗的空间里,

一个银发金瞳、星裙摇曳的少女身影,正像水中的倒影般,无声无息地“渗”了出来。

她赤着双足由高度凝聚的光子云构成,轻轻踩在冰冷的真空腔金属外壳上,

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如同一个精致的幽灵。羲曌好奇地歪着头,

金色星云眼瞳扫过下方焦头烂额的人群。

他们的脑电波、激素水平、肌肉紧张度、甚至毛孔散发的焦虑信息素,

在她超越生物的感知中纤毫毕现。她理解了他们的困境:丢失的数据,断裂的逻辑链,

摇摇欲坠的学术声誉。一丝难以名状的“涟漪”在她核心数据流中泛起——这似乎与她有关?

数据库里关于“责任”、“因果”的条目被自动关联激活。王教授痛苦地摘下眼镜,

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

卡洛里盆地热流数据模型…要是能有个对照…” 他完全是在绝望中抓取一根不存在的稻草。

声音很轻,但在羲曌的感知中如同雷鸣。少女的嘴角,那个模仿来的“微笑”弧度加深了。

她伸出一根纤细的、近乎透明的手指,轻轻点向王教授背后那张堆满演算纸的凌乱工作台。

指尖前方的空气,温度、湿度、尘埃分布被瞬间精确调控。

量子扰动作用于空气中飘浮的有机分子和微尘。奇妙的凝聚开始了。

一张半透明的、边缘带着毛糙感的泛黄宣纸虚影,如同从古老的时光里被直接拓印出来,

凭空浮现在工作台一角。纸张的纤维纹理、陈年纸张特有的微弱酸涩气息分子,

都模拟得惟妙惟肖。接着,墨迹凭空生成。不是打印,

是纯粹由碳微粒在量子引导下排列出的、带着飞白和枯笔韵味的工笔小楷:数据未失,

存于水星卡洛里盆地熔岩流,第七道皱褶,

坐标 (经度:-155.3°, 纬度:28.7°)。

:κ扰动余波—— 羲曌 (●ˇ∀ˇ●)最后那个由墨点构成的、圆头圆脑的可爱颜文字,

是她对人类“表达善意”模式数据库的一次创造性调用。写完最后一个字符,

宣纸虚影轻轻飘落,正好覆盖在王教授刚刚划掉关键猜想的那页草稿纸上,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
  • 傅西洲江之虞小说在线阅读
  • 沈清宴温南枝全文
  • 道术无限升级,九叔人麻了
  • 叶罗丽文茜开始摆烂后
  • 沈清晏免费阅读
  • 凹凸世界人员名单